小萌希奥CuteSeal
来自加拿大的天然呵护

育儿理念上的五个误区,错过了无法回头!为宝宝看一看吧

宝宝刚出生时,一起讨论的育儿误区经常涉及宝宝的生长发育,比如要不要吃盐,该不该喝水,随着孩子不断成长,可不是白白胖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算育儿。

传统与现代的教育理念总有冲撞的时候,这五个问题也困扰了很多家长朋友,今天我们就仔细拆解一下吧。

1.跟孩子说语还是说成人话?

对于婴儿来说,要不要跟宝宝说“乖,来,吃饭饭,睡觉觉”这种可爱的婴语?长辈总喜欢用这种语气跟孩子交流来表达爱意,而父母却觉得用成年人的说话方式跟宝宝聊天,更有利于宝宝理解和学习。

叠词自然是不好的,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范冰冰,突然被称为“范冰”别扭吗?孩子也一样,吃饭饭听习惯也记住了,改成吃饭,非常不容易。

最好的办法是用成年人的词句,配合婴儿能接受的语速,加上夸张的嘴型,多重复的说。既便于宝宝记住和理解,又便于宝宝学习发音的口型。

2.数码产品是毒药,还是开发智力的神器?

除了电视手机IPAD,市面还有很多“学习机”可以看视频,玩游戏,还有各种数学和外语,儿歌等功能,所以,这些能不能开发宝宝的智力?
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两岁前的宝宝不适合数码产品,经过随机单盲测试的结果也表示,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替代真人为宝宝开发大脑的神经元连接。

有人说,我家宝宝就是看着电视学会了很多词啊,那只能说明电视教了,家长没有教。如果家长亲子陪伴,用绘本和接近大自然替代电视,孩子学到的会更多。

数码产品对宝宝的视觉发育和听觉发育都有限制,放空了孩子的想象力也架空了孩子的专注力。你说,孩子目不转睛的看电视,怎么不专注?目不转睛毫无互动才是走神的表现。

3.孩子是该超越家长,还是该崇拜家长?

太多家长会跟孩子说“我们算不行了,就指望你了。”“以后你好好学习有出息,别跟你爹一样”“一代更比一代强,我们没赶上好时候”等等。孩子需要的是鼓励没错,但是孩子更需要榜样和模仿。

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,孩子不需要崇拜父母的缺点,也不需要盯着父母的缺点不放。重要在于孩子能不能像父母的优点学习。孩子一旦超越家长,家长的威信就降低,处处都会被孩子怀疑。孩子盲目的崇拜家长,也会让孩子自卑内向。

最好的家庭状态,是父母先变得勤奋好学虚心受教,孩子只要把这个优点继承和发扬,未来就不愁人了。

4.0-6岁是大脑关键期,一定要多开发否则后悔终生?

这简直是早教班的广告语。孩子6岁前确实是可塑性极强,大脑发育迅速,记忆力专注力都过人。脑重量也逐渐接近成人水平,但是开发智力需要循序渐进。

大脑发育用进废退,只要一直不断有新的知识去冲刷,都会不断被开发,就像有些人十岁才学游泳,十五岁学英语,二十五岁学开车,三十岁学钢琴,这些技能仍然可以享用一生。

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大脑细胞同时成熟,比如运动,语言,感官会早一些,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脑区,需要25岁之后才逐渐成熟。 只要孩子有兴趣,各方面的启蒙都可以尝试,多一些尝试可以更好的发现宝宝的潜质和爱好。

六岁前宝宝天性爱玩又好奇,你问他学不学绘画,轮滑,小提琴,羽毛球等等,他都可能说想学,这是孩子的求知欲,但不代表需要逼着孩子说得出就得做得到。

如果孩子三分钟热度,启蒙教育足够,而不是“给你花这么多钱你说放弃就放弃?”“你学好了将来考试能加分”。没必要逼着孩子去学。以后孩子长大了也可以凭借着基础和自信继续深造。

5.孩子做家务或者做班长,会不会影响学习?

有家长认为,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活动都是浪费时间,只要孩子放学就应该写作业,不让接触家务。甚至有些家长会跟老师说,不要让自家孩子在学校当班干部,以免分心。

做家务是孩子必须的,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,做家务不是帮助妈妈干活,而是她自己要承担的责任。一岁的宝宝就能自己扔用过的纸尿裤了,上学后的孩子也都要在学校做值日,在家当然也不例外。

当班干部是对孩子的肯定,让孩子更好的约束自己,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和自信心都有积极的作用。

未来能协调家庭与事业,能在本职工作之外再兼职或者进修的人,肯定不是甩手掌柜。小时候家长让孩子只要学习其他都不管,孩子结婚后就是只要上班什么都不管的状态。

关于育儿的误区,没有绝对的对和错,无论选择信了哪个派别的育儿经,都是一场无法回头的修行。

你认为呢?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小萌希奥 » 育儿理念上的五个误区,错过了无法回头!为宝宝看一看吧
分享到: 更多 (0)
小萌希奥全国总经销咨询微信:18611552736 接受育儿咨询<公益>

我有话说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