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萌希奥CuteSeal
来自加拿大的天然呵护

「育儿」远离饭桌上这个心理“怪圈”,让孩子爱上吃饭!

你家的孩子是不是饭点的时候不好好吃饭,不吼不吃,吼了就哇哇大哭,弄得大人可没脾气?饭点一过,就开始嚷嚷着“饿”?

闺蜜前几天跟我吐槽:“瞧瞧你儿子,大口大口的吃饭,真让我羡慕啊!”

闺蜜说:每次吃饭都像世纪大战,害怕儿子不好好吃饭,营养跟不上,影响身体发育。

每次都变着花样做儿子爱吃的饭菜,但是小家伙就是不领情,给他夹牛肉,儿子嘟着嘴说:“我不想吃牛肉。”

问他要不要喝汤,儿子头摇的像个拨浪鼓。

每顿饭就吃一点儿,饭后没一会儿就开始嚷嚷:“我饿了,我饿了。”

然后就要吃零食,不忍心儿子挨饿,只好任由他吃零食。

孩子不好好吃饭,是很多妈妈最头疼的事情,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,饭点一过,就吃起了冰激凌或者爱吃的零食。

除了父母给孩子买大量的零食是最直接的原因外,很多父母无意中踩了饭桌上的一个心理怪圈——“穿针心理”。

▲这个心理怪圈,你家也踩中了吗?

什么叫穿针心理?有人发现,人在穿针时越是过于重视,越是不容易穿针成功。

所以心理学家就把这种心态和现象称为穿针心理。即越是重视,效果越差;越是想得到,却越得不到。

美国儿童喂养专家迪娜·罗斯也说,当父母越是把营养当成喂养小孩的主要目标,越容易养出挑食的孩子。为什么会这样?

当父母把营养当成喂养小孩的主要目标,不仅会为每一顿餐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,与此同时,因为准备的重视,在吃饭时也会重视孩子进食的要求。

很多妈妈常常觉得“为了让孩子多吃饭,为了孩子营养均衡,家里的每顿饭都要花好长时间准备,但孩子就是不领情,不乖乖吃饭。

除此之外,因为父母重视,孩子对进食也有了压力。

我们不难见到一些爸妈,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,他们会在饭桌上用命令或恐吓的语气要求孩子吃饭,这种做法继而进一步加大了孩子的心理抗拒。

我认识一位爸爸,他小时候就是属于那种“进食恐吓娃”。

在他小时候,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,但是妈妈考虑到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营养不能缺少,那时候猪肉比较便宜,所以每天妈妈都会买一些肉回来。

本来吃肉是一件幸福的事情,但是妈妈要求他每天都要把肉吃干净,不然妈妈就会骂他,导致长大以后,一点儿猪肉都吃不得,一看见就觉得反胃。

▲孩子吃饭时,父母们常犯的5种错误

威胁:“不好好吃饭,妈妈就不要你了”;

哄劝:“乖乖吃饭,就可以去游乐场哦”;

抱怨:“你不好好吃饭,对得起我辛辛苦苦做的饭嘛”;

命令:“必须吃完这碗饭,否则哪儿也不准去”;

请求:“宝宝乖,再吃一口,就一口”;

……

突然想起有一次,在快餐店里,有位妈妈带着小女孩吃快餐。小女孩刚吃了没几口,就说:“不想吃了。”

那位妈妈就在一旁乞求:“宝贝乖,再吃一点点。”

小女孩明显不买妈妈的帐。

那位妈妈就开始假装哭泣:“再吃两口,就两口,好不好?”

很明显地,妈妈的“请求”让本来很自然的吃饭“变了味道”。

当他们吃饭时,就会骄傲的向我们炫耀:“这是我爱吃的鱼肉,这个豆角是我让妈妈买的。”

因为自己可以决定买什么菜,那是一件兴奋的事情,这常常是小朋友的心思。

2、让孩子在做饭上承担一点小任务

做饭的时候,如果孩子很感兴趣,想要参与进来的时候,不要急着拒绝,别觉得孩子是在捣乱。

当孩子在做饭上有参与,付出了劳动,他们在吃饭时也会倍加珍惜。

在做饭前帮忙择白菜和洗菜,吃饭时会跟饭桌上的人兴奋地说“白菜是我择的,也是我洗的”,然后骄傲的大口大口吃白菜。

在做饭时让孩子帮妈妈打鸡蛋,她在吃葱花煎蛋时,会充满成就感地说:“鸡蛋是我打的,好香哦”,继而又会多夹两块往嘴里送;

尝试着让孩子独立去买酱油,吃鱼的时候,他就会开心得说:“酱油是我买回来的,蘸着酱油吃,味道真的超级棒”!

……

总之,付出汗水的饭菜更美味,平时父母有时间,一定不要忘记在做饭时给孩子布置“小任务”。

所以,越是重视越是事与愿违,父母们别再踩饭桌上的穿针心理怪圈了。

给孩子自己吃饭的“权利”,也还父母一个好心态!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小萌希奥 » 「育儿」远离饭桌上这个心理“怪圈”,让孩子爱上吃饭!
分享到: 更多 (0)
小萌希奥全国总经销咨询微信:18611552736 接受育儿咨询<公益>

我有话说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